一、印度生命線 飽受水污染侵害
古代文明與現代社會的共同點之一,便是人與水資源的密切聯系。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是河流孕育了人類的初始文明。在印度,恒河就被認為是經濟、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象征,其影響所及遠遠超出了流域之界。
恒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流經印度中部,在印度境內的跨度約為2,700公里,橫貫印度北部平原地區的5個州,最終注入孟加拉灣。恒河流域面積廣闊,遍布印度11個州,約為86萬平方公里,超過6億人居住于此,其地表水量占印度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數億國民的飲用、家用、灌溉之水均來自恒河,堪稱印度的生命線。
然而,由于人口迅猛增長,城市以及工業規劃不健全,缺乏可靠的城市污水處理與工業廢水設施,恒河飽受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危害。
飽受危害的恒河
根據目前印度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我們可以推算:每天排入恒河的數百萬立方米的污水中,得到完全或部分處理的污水不足百分之十,得到處理的固體廢棄物不足三分之一。
為此,印度政府發起了恒河治理計劃,迄今為止已投資3800億日元,通過了254個項目。其中131個項目計劃完成的目標是:新建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達到3,076MLD(MLD:每天100萬升),升級、改建現有設施(處理能力為887MLD),以及改造約4,942公里的排水管網。
事實上,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僅能凈化家庭排放的生活污水。在恒河沿岸的許多地區,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未進行分離,這使得污水處理廠很難應對當前復雜的水污染情況,政府的恒河治理計劃也因此無法奏效。
目前,印度仍有14%的河流受到嚴重污染,18%的河流受到中度污染,約30%的河水不適合人類使用。
二、“專項技術解決方案“ 解決恒河治理難題
東芝水處理方案公司(Toshiba Water Solutions Inc.),自2014年起與印度政府合作,共同開展恒河治理項目。
東芝水處理方案公司負責人松井公一表示:“我們正在與印度政府積極合作,共同開展恒河治理項目。我們已在‘北方邦州’(印度工業發達州之一)建造了兩座污水處理廠,并鋪設了長達55公里的排水管網,日處理能力超過1800萬升。我們在另一個印度主要州‘比哈爾邦州’建造了處理能力達60MLD的污水處理廠,同樣鋪設了長達55公里的排水管網。”
東芝水處理方案公司會長兼總裁 松井公一
東芝水處理方案公司目前已在恒河沿岸各處鋪設了總長110公里的排水管網,建造了3個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達到78MLD。
東芝水處理方案公司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印度及世界各地的水資源與環境問題。由于涉及的問題五花八門,為此,東芝提供從設計到建設的一站式工程服務:按照客戶需求,在世界各地承建市政給排水及工業廢水、廢棄物處理設施。東芝水處理方案公司創立44年來,已在30多個國家成功實施了400多個項目,是一家專業提供包括水與污水回收、處理、排放在內的一站式方案(總承包方案)服務的國際企業。
在印度阿拉哈巴德市建造的污水處理廠
松井先生表示:“導致水質污染及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多種多樣,如:氣候變化、消費者需求增長、水資源過度使用等。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問題在于我們無法有效管理可用水資源。”
“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和有效的水處理技術應該能夠緩解水資源污染等問題。水資源管理與資源、環境、經濟方面的長期政策一樣,受到人與各種自然現象的影響。因此,循環使用水資源,升級改造舊設施,運營污水處理設施,將成為解決水資源問題的重要手段。”
東芝水處理方案公司正在與東芝集團合作開發解決方案,通過初期投資成本與運營成本的最佳組合,降低工程周期成本。此外,為提高效率,東芝還在行業率先開發出基于“云技術”的遠程管理解決方案,并進行有效部署,實時監控污水處理廠、聯合排水處理廠以及凈水廠的水質情況。東芝通過引入物聯網機制的自動化技術,對水處理的效果進行評估,能有效幫助經營者發現項目重復及遺漏之處,從而實現更加高效的處理模式。
松井先生表示:“為了讓人人可以享用安全清潔的用水,我們一直致力于世界各地的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工作。我們的項目已遍布五大洲,其中,拉丁美洲、獨聯體加盟國、東南亞、非洲各國,由于市場增速迅猛,是我們的重點發展區域”。
水是無比神圣的,水資源的存在使得地球異于其他星球。但由于70%的地球表面覆蓋著水資源,我們常常會忽視水資源的寶貴性。到2050年,相較于目前,全球對淡水資源的需求量會增加30%。而就目前來看,我們的企業、居民往往忽視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常年排放各類廢棄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嚴重破壞了地球表面的水質。
及時采取措施,保護水資源刻不容緩。肩負社會責任與使命的東芝,也會以更為積極的姿態投入污水處理領域的研發工作,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為保護人類珍貴的水資源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