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張世界地圖中,紅色圖釘標記出了日本、中國、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等世界多國的火力發電廠。這些標記的地方是隸屬東芝能源系統公司火力水力事業部火力服務技術部門的高木健太郎先生在其工作的20年間里提供過維護服務的各個發電廠。
高木先生一邊看著地圖,一邊回顧著過去的工作。他說,能夠在世界地圖上回顧自己曾經奮斗過的地方,是這項工作最大的樂趣。
東芝能源系統公司
火力水力事業部 火力服務技術部
部長 高木健太郎
“在美國,我們曾租用卡車,驅車數百公里趕往發電廠。斑馬成群的非洲熱帶稀樹草原也曾是我們工作過的地方。現如今,擁有一部帶有GPS功能的智能手機,便可以輕松到達任何地方。而在2003年前后,也就是我被派到海外工作時,尋找目的地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在那時,有些發電廠根本沒有具體的地址信息。我們只能僅靠,比如:‘Route 254 Northeast’(公路254號線東北方)。這樣有限的信息趕赴工作現場。而當遠處看到煙囪時,我們才能確定找對了地方。在我們的工作當中,有很多這樣的經歷。。”
在土地遼闊的國家,火力發電廠往往建于廣袤的原野中。由于建造時沒有土地編號,因此“具體位置信息”也無從得知。交通的不便讓高木先生深深體會到基礎設施對于保障社會生活的重要性。
一、在美國遇到的大麻煩:歷時一年交貨的設備尺寸不對? !
那么,火力發電廠的維護服務究竟是什么呢?為了確保長期穩定的電力供應,必須對發電廠進行定期維護檢查。這與我們參加體檢、汽車進行車檢是一個道理。
由于火力發電廠的生命周期在30至40年以上。因此,針對汽輪機等大型設備,需要事先規劃好設備的更換時間,從長遠的角度為客戶制定運營維護與管理計劃。
東芝提供從火力發電機組的開發、設計、制造、安裝到維護的一站式服務。對于老舊火力發電廠而言,維護工作尤為重要。火力發電廠會按照各自國家的法律規定及各電力公司的內部規定實施定期檢查。同時,汽輪機等設備由于特殊定制或者使用特殊材料等原因出現交貨期較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在設備壽命即將到期或發生損壞前,事先做好修理或部件更換等維護保障工作尤為重要。為確保發電廠能夠安全穩定的供給電力,我們必須從長遠的角度出發為客戶提供維護服務,這才是我們最根本的使命。
回憶起以往在各個發電廠和發電機組的工作,令高木先生非常感慨。特別是一個在美國為汽輪機更換轉子的項目,讓作為維護人員的高木先生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一臺在20世紀60年代由其他公司建造的、并且已經運行了很長時間的機組,。針對這臺機組,我們提出了為其更換應用最新技術轉子的方案。因為,這種新型轉子的優點頗多,在提高運行效率的同時,對環境影響更小。最終,經過我們鍥而不舍地努力,成功得到了這筆訂單。但是,這是東芝首次嘗試對其他公司生產的汽輪機進行大規模改造,得到訂單的喜悅背后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東芝沒有該機組的設計圖紙。為了制造新的轉子,必須掌握現有設備的精確尺寸。當時,時間緊促來不及安排檢測人員,高木先生只能親自進入機組內部進行詳細的測量。
“作為一名銷售工程師,肯定會到現場工作,但是從沒想到過需要自己系著安全繩索進入機組內部。不過,我原先就是做設備設計工作的,所以愉快的接受了測量工作,并將測量的尺寸數據發送給了工廠設計部門。”
2006年 拍攝于明尼蘇達州
1年后,新轉子被運到了現場。看到閃閃發亮的轉子,高木先生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到了安裝階段,他的臉色一下子變得蒼白。
“因為,新轉子的螺栓位置與現有設備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偏差。我到現在還記得,在發現問題的那一刻,緊張與恐慌涌上心頭,使我一陣眩暈。站在旁邊的美國工程師同事問我:‘嘿,你沒事兒吧?’的聲音仿佛是從遠方傳來的。”
二、保障電力的正常供應!維護工程師的口號銘記于心
新轉子的螺栓位置不匹配。這意味著,我們無法交貨,,電廠也不能恢復運行。各種解決方案在高木先生的腦海中不斷閃現又消失。用原來的轉子?不行,舊部件已經報廢了。重新改造一下再交貨?不行,這根轉子從設計、生產到交貨已經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根本不允許再花費同樣的時間。那么,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在日本工廠的設計部門有位我非常熟悉的同屆設計人員。我和他就此事進行了溝通,兩個人絞盡腦汁,拼命尋找著解決方案。當時,我人在美國,而他卻遠在日本。作為一個團隊,為了能更好地協調工作、完成任務,我們犧牲睡眠時間,24小時不間斷地研究對策。”
電廠的工程師和高木先生嘗試從各個角度尋找解決方案,但由于位置偏差過大,他們都被難住了。大家都認為“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無論如何調整,都無濟于事”。但是,高木先生無法選擇放棄。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個轉子是確保火力發電廠正常運轉的核心部件,其輸出功率為80萬千瓦。它保障著該地區居民的正常生活。高木先生深感自身責任重大。
“向客戶道歉或受罰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保障電力的正常供應是作為維護人員的使命哪怕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也要全力以赴,不能讓這臺80萬千瓦機組無法恢復供電。日本設計部門的同事正在為此努力,我在現場更要拼盡全力。一定要想盡辦法讓發電廠的汽輪機運轉起來。這樣的信念一直支撐著我們。”
“我們隔著太平洋反復協商和研討,最終得出了一個高難度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在現場對部件進行加工,采取必要的修補措施。與此同時,設計部門的同事也想出了能夠讓部件在經過修改加工后,仍能保持正常的功能和性能的辦法。”
這一系列方案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安裝工作的時間表也在現場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最終,該項目在最初約定的工期內順利完成。客戶也為此發來的感謝信至今仍被高木先生視為至寶。
“客戶在感謝心中提到:一般出現這種問題時,交付工期都會延誤。但是,東芝公司通過不懈地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值得我們贊揚。”“同時,我也要感謝能有這樣的經歷。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更讓我切身體會到‘維護服務的本質’。”
保障電力的正常供應――這是社會基礎設施維護人員的口號使命。在看不到的地方保障著人們的正常生活是我們的工作。正是維護服務工程師的這種使命感讓經受挫折的高木先生以及他的同事們能夠振作起來。
“電力與自來水、煤氣、交通等一同被譽為‘生命線’,但如果自來水、煤氣、以及軌道交通和交通信號等缺少電力供應的話都無法運轉,也無法發揮其作為基礎設施的正常功能。社會基礎設施保障著人們的正常生活,而電力供應保障著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轉。我們相信,這正是火力發電廠維護服務的本質所在!”